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合肥科普文化的艺术趣味 正文

合肥科普文化的艺术趣味

来源:惊涛骇浪电影   作者:{typename type="name"/}   时间:2025-05-29 03:01:04

  庐阳区三国城路的合肥科普墙绘充满了“科技范儿”



  科普墙绘带你探秘合肥大科学装置

  科普墙绘让尖端科学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科普墙绘让昔日单调的科普墙面“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瑶海区和平广场的《科技·和平·上下五千年》长幅浮雕墙

  浮雕墙关于“科技之城”的描绘

  合肥植物园科普画廊

  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劳动巷的科普浮雕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科里科气”的社区科普浮雕墙

  “

  当你行走在合肥的街头,时不时会与“科普”文化来一场亲密邂逅,文化味而合肥的术趣科普文化,很多又蕴藏着独特的合肥艺术趣味,如科普墙绘、科普科普浮雕、文化味科普文化长廊……只要你细心品味,术趣都会深切感受到合肥与众不同的合肥科技文化魅力。

  科普墙绘:探秘合肥大科学装置

  近日,科普经过合肥市庐阳区三国城路的文化味市民会惊喜地发现,沿线出现了一段趣味十足的术趣“科技范儿”墙绘,同步辐射装置、合肥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科里科气”的科普合肥元素,以活泼的文化味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跃然于墙上,昔日单调的墙面实现了“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获悉,三国城路沿线科普墙绘已于近期绘制完成。这段“科里科气”的长卷壁画全长193米,最高处3.4米,从设计到绘制耗时5个多月。整幅画融入了合肥大科学装置的各大重点项目,包含人工超导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同步辐射装置、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元素。

  此外,合肥市参与科研攻关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和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等也以轻松诙谐的绘画形式展现在墙面之上。这段科普墙绘让尖端科学变得通俗易懂、充满趣味,画面还展现了未来合肥科学之城的无尽畅想,既有可以飞行的小汽车、AI智能机器狗,也有五彩稻田的“科里科气”。整幅墙绘在展现科技创新的同时,也描绘了城乡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美好向往。

  科普浮雕:近距离展现科技文化的魅力

  在合肥,除了“科里科气”的墙绘,还有很多“科里科气”的浮雕。而具有科技元素的最大的一面浮雕,莫过于瑶海区和平广场的《科技·和平·上下五千年》长幅浮雕墙。清晨、傍晚,很多市民都会来到和平广场锻炼、散步,对于这一长幅浮雕墙,绝对不会陌生。偌大宽阔的浮雕墙如同一条流淌的历史长河,是一幅描绘古代、现代和未来的画卷。

  这幅画卷的设计者是安徽省雕塑协会执行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徐晓虹。在徐晓虹的心目中,和平广场浮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作品:“这是我首次创作超过100米长的锻铜浮雕作品,长达101米,这在安徽来说也是第一座。我从1998年开始着手创作,光设计就长达3个月的时间,总体历时一年多,直到1999年10月才正式完工。”偌大宽阔的浮雕墙如同一条流淌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时代的“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青铜时代”“文房四宝”“三国古战场”,讲述到合肥现代的“环城秀色”“科技之城”,最后是畅想未来的“生命阳光”“科技发明”,一共十个场景。

  和平广场的浮雕在建设完成后可谓“轰动一时”。工程于1998年10月开工,1999年9月10日竣工,这幅长101米的浮雕墙,为当时华东地区最长的铜浮雕。不仅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参观,甚至有很多国内外著名雕塑家都专程来观摩。

  虽然和平广场的百米浮雕已是20多年前的作品了,但徐晓虹认为他的设计理念是非常超前的,直到今天看仍然不过时。“当时我设计这幅作品时,就想到应该加入科技的元素。合肥是名副其实的科技之城,有中科大,还有科学岛,发展到今天,更是成为了‘科里科气’的合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合肥最鲜明的标签。现在看来,我创作的这幅《科技·和平·上下五千年》浮雕真是特别应景。”徐晓虹自豪地说。

  除了和平广场,很多社区也有别具一格的科普浮雕墙,近距离向居民展现科技文化的魅力。

  在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的劳动巷,有一段长约20米的文化墙,上面共镶嵌着15块科普浮雕。不仅有着“触碰科技”“奔向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等字样,还有5G、和谐号、蛟龙号等科普图案,引得很多路过的市民驻足观赏。

  记者从芜湖路街道了解到,这条劳动巷连接芜湖路与环城公园,总长度约260米,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这条小巷昔日墙面破旧,损毁严重,从2019年7月份开始进行改造,现完工。如今走进劳动巷,墙面整洁,道路平整。

  劳动巷两侧的文化墙生动展现了古代文明至现代科技的跨越,弘扬了劳动者光荣、奋斗者伟大的内涵,实现了记忆与传承结合、宣传与实用并举。据芜湖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河区在劳动巷改造的过程中,结合劳动巷的寓意和生产劳动方式的变迁历史,最终确定以“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综合运用雕塑、浅浮雕、小品等元素,完成路面修整、立面美化、功能提升、文化植入等内容。

  墙面浮雕内容从“创新引领”到“奔向未来”,从写信到互联网技术、5G,再到后面对于人工智能的运用,既有对科技改变生活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科技的展望;从天宫号、复兴号、蛟龙号,到歼-20、C-919,再到天眼……让观者油然而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同时点明了这只是开始,未来还在不断创新中。

  劳动巷如今的科普浮雕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普宣传,扮靓了社区的景观,很受百姓欢迎,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科普文化长廊:科普宣传的亮丽名片

  在“科里科气”的合肥,很多公园、社区都有科普文化长廊,不仅是居民茶余饭后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更是科普宣传的新阵地,让科普宣传更加立体化、深入化、大众化,成为当地科普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合肥植物园科研科普中心主任詹双侯介绍,在植物园,有78块科普展板,33块科普长廊展板。期中包括合肥植物园科普画廊以及中国植物园联盟公众科普计划之植物科普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等,通过这些科普展板,游客可以了解到很多有趣的植物科普知识。

  (下转04版)

  本版图片均由 虞俊杰 拍摄

标签: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