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0后随着宿松县洲头乡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小伙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千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果园今年26岁0后陶欢便是其中一员。他回乡承包土地种果树,小伙挖池塘,千亩当起了农场主,果园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0后道路。
阳春三月,小伙正是千亩耕种的大好时节,在宿松县洲头乡宗营村,果园陶欢正带领一群村民栽种樱桃苗0后“这1000亩地都是小伙我承包的,种了几十种果树,千亩还开辟了垂钓区、农家乐等场地。”陶欢指着不远处正在修建的道路告诉记者,“这就是北沿江公路,通车后,人流量将会大大增多,到时候我们这儿就是以采摘为主题的观光旅游好去处。”
陶欢告诉记者,他原本在城市从事园林绿化工作,前两年听闻北沿江公路将经过家门口,便想着利用家乡大好的区位优势做一番事业。经过学习、考察,他将目光锁定在近几年大热的乡村游、采摘游上。用他的话说,留在家乡创业,既能打造美丽乡村,又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何乐而不为呢?
别看陶欢年轻,做事还是很有成算的。“如果只是单一种某种果树,不仅利润低,抵抗风险能力也差,所以我一开始就想着发展复合果园。”陶欢说,他计划种葡萄、猕猴桃、无花果、橘子、橙子、柚子、蓝莓等13大类41个小品种果树,果园建成后,基本上第三年就可以进入丰产期,届时每季3、4种果子上市不成问题,效益十分可观。
“在当地林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优质的种苗,改善土壤的肥料也是从外地购进的纯羊粪,投入成本虽然高,但最快今年年底就有3、4种果树能挂果,很快就能有收益了。”陶欢说,果园需要精细化管理,棚间操作每天不少于15人,最忙时一天能有120余人同时作业。
整日与泥土打交道,晒得黝黑,但陶欢并没有后悔。他说:“我们洲头乡在长江边,水面很多,没有工业污染,自然环境很好,再加上交通越来越便利,发展乡村旅游将是大趋势。只要用心做事,未来农村也是大有可为的。”
(记者项珍通讯员陈娟吴泽宇)